時間/一九九二年五月
地點/錫金隆德寺附屬尼師廟
採訪/林利亞 

前言
  前世之堪卓仁波切為第十五世大寶法王的明妃,名堪卓媽,據說是依希措嘉的化身,同時也是個有名的修行者。一九五年追隨第十六大寶法王出離西藏,一直住在隆德地方,一九六三年圓寂,一九六八年轉世為寧瑪巴六大法系之一的敏多林德千法王的女兒,為第十六世大寶法王所認證,目前是隆德寺下面尼師廟的住持。此廟名「噶瑪丘闊德千林」,是大寶法王的貴願之一,後來在一九八二年由蔣貢康楚仁波切完成。仁波切兼有噶舉與寧瑪的傳承,並曾在大吉嶺的天主教教會學院念到專二,因此英文十分流利。言談用字簡潔,卻句句有力,威儀端莊,頗有大仁波切之氣勢。以下是五月廿三日在尼師廟所做的訪問。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嘉察仁波切 在「噶瑪噶舉」傳承上的重要性
 
http://www.wretch.cc/blog/ralangattw/11527897

二、啟建緣起

嘉察仁波切開示: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藏之間曾流傳著:「第一百任的甘丹赤巴法王就是宗喀巴大師的轉世。」在第100任甘丹赤巴洛桑尼瑪仁波切圓寂前,他曾經閉關21天,而圓寂之後,法體處於禪定期間,仁波切的面部紅潤,體溫仍保持20多度,有如進入涅槃的狀態,引起印度和西藏以及西方醫學界人士的強烈震撼,並紛紛前去參拜和觀察。


   第一百任的甘丹赤巴法王他能夠得到這樣的成就,是以利益及救渡一切眾生為發心。法王達賴喇嘛特別指示,要保留第100任甘丹赤巴洛桑尼瑪仁波切留下的肉身。南印度哲蚌寺洛色林強巴仁波切,負責第一百任的甘丹赤巴法王肉身塗金裝臟,完成後將供奉在南印度哲蚌洛色林的大殿內。目前在印度,有兩尊肉身菩薩,一尊是上一世的林仁波切,目前置放於北印度達蘭莎拉;而另一尊,則是即將在2009年9月完成的第100任甘丹赤巴肉身菩薩。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確戒喇嘛彭措仁波切
譯者:鄔金蔣巴

我等唯一的希望和依靠
行持三世諸佛事業的覺者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命交關、恐懼萬分的時候,你會想到誰?常聽一些上師說,這時候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行程度。也常聽說,只要弟子對上師具備虔誠的信心,上師就會伴隨在身邊,意思是:上師的慈悲、智慧與力量,將伴隨虔誠的弟子渡過重重難關。以下就有這麼一個故事。

在康區和藏北高原的牧民,都非常敬重來自楚布寺——法王噶瑪巴駐錫地的僧人,他們相信楚布寺的僧人,都具有噶瑪巴的加持。

有一次,一位楚布寺的廚師僧人,途經北方草原準備回到寺院。由於長年在廚房工作,他沒有學過經典,也不懂得修法念經,卻正巧經過一戶剛剛有人往生的人家。亡者生前暴力,重病而亡,走得很不好,死相極差。這家人像看到救星一樣,趕忙把僧人請到靈堂,由於來自「楚布寺」,特別被請到上座,也就是最靠近亡者屍體的地方。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12月,尊貴的 竹慶本樂仁波切即將蒞臨台灣,詠給菩提學苑很榮幸邀請到同時擁有寧瑪派與噶舉派傳承的竹慶本樂仁波切,除了舉辦新書《 Wild Awakening》發表會外,仁波切更將慈悲給予大手印相關教授與中陰口訣的口傳。

尊貴的第七世 竹慶本樂仁波切是寧瑪派中地位崇高的傳承持有者,更是十六世大寶法王的心子,是教內首屈一指的學者,亦是偉大的禪定大師、書法家、詩人與藝術家,仁波切為人風趣幽默,教法靈活流暢,深受弟子愛戴,詠給菩提學苑邀請您屆時前來領受殊勝上師的珍貴教法。

台北詠給菩提學苑座談會及簽書會行程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法不孤起,仗緣而生,如今恭造「五台山瑞應寺文殊大佛像」的因緣也不例外.西元2008年6月16日,三力法師第五次帶領台灣28位佛弟子,前往中國山西五台山聖地,朝禮文殊菩薩. 原先預計在第七天的行程,安排去昔日的五台山十景之一,又是十大黃寺之一的玉花池寺,因為天氣多變化,臨時改在第五天去玉花池和二虎禪寺的道場-鳳林寺。不料,6月20日下午,當我們出發前往玉花池寺時,一時天黑地暗,汽車開到山上一半路程時,突然掉落一個大石擋住於路中,無法前進,便回頭到鳳林寺禮佛。 導遊說:「時間還早,我們順路到應瑞寺禮佛吧!」

於是,朝聖團臨時到距離不遠的應瑞寺禮佛。到應瑞寺下車時,大家都看到天空中呈現非常美麗的五彩祥雲,導遊劉志國是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他看到此聖境瑞相之後,也覺得真不可思議。(三力法師與導遊初見面時,就問他: 劉先生有信仰佛教嗎? 他回答說:「沒有」) 應瑞寺有一尊由尼泊爾運來多年、五台山最大高達18公尺的文殊菩薩銅像,因為該寺遊客罕至,寺中經濟非常困苦,無法將大銅佛像裝起來。如今,這尊大銅佛像,仍然是一塊一塊的銅片堆疊在佛塔前面,期待有人發心裝造這尊大銅佛像。

朝聖團正在參觀大佛的銅片時,導遊劉志國突然發心說他要皈依佛法僧三寶,並且發願為佛教服務,宏揚佛法。於是,三力法師就在大銅佛像前,為他皈依三寶。此時,瑞相又出現了,團員林吳該得居士,是台北土城頂埔妙覺禪寺的大護法,她看見五彩祥雲遍滿瑞應寺,空中呈現華嚴三聖像,又見文殊菩薩及其大獅子於空中跳躍。然而,其他人只見光亮彩雲及佛光而已,不見佛相。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菩提心!
證悟之心要,恆久快樂的因源,諸佛皆歡慶讚揚!
當菩提心之祥寧音聲傳響時,
經由其真理故,願一切眾生擁獲完美之喜悅。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邇來,不斷耳聞皈依的重要性,然而,慚愧的很,身為佛教徒的我,對皈依僅是一種情感上的依戀與崇敬。以下這篇轉載自菩提洲的文章,讓我閱讀之際,心靈得到無比的激勵與鼓舞。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種形式,更不是一種束縛。心向佛法意味著什麼?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皈依和修行?希阿榮博上師就這些問題作了如下開示。

   我是在一塊被佛法浸潤的土地上出生、長大的。和我一樣,在那塊土地上生活的絕大多數人,對佛法都有著堅定的信仰。我們不希求今生的安逸,也不希求來世的享受。佛法沒有減少我們的顛沛流離,甚至沒有讓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越、更有保障,因為眾生平等,皆具佛性。那麼佛法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使我們縱然一無所有、四處為家,內心依舊富足、安詳?

   佛陀關於無常和因果的開示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和希望,哪怕最貧窮的、目不識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並能無懼地接受無常。看看現代社會,人們一切的苦惱、掙扎都源自對無常的恐懼,忙忙碌碌無非為逃避無常。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裏一輩子逃亡。

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所處的真實狀況。首先他們認為無常只是人生的一種際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避。他們很努力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然後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們極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變化,生活中還有什麼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謝。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無一不在變化之中。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與它終生相處。其次,人們認為變化會帶來痛苦,如果一切都恆常不變就不會有痛苦。其實無常不好也不壞,它既意味著有得就有失,有盈就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著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並沒有必然關係。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本以為牢不可破的觀念、思想會改變,本以為相伴終身的人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健康的身體會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風順的事業會轉眼間破產。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由於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會痛苦。造成痛苦的並非無常,而是執著。逃避無常不僅是徒勞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宗薩佛學院─貢噶旺秋仁波切心意舍利塔】興建工程

 

參贊說明與方式,請點這裡

堪仁波切是當代一位很了不起的成就者,他慈悲的故事曾感動許多人,推薦大家可以深入瞭解他的生平事蹟,相信會讓你對生命改觀的。即使見到他,就讓人感受到悲心!

sitata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